非胰岛素依赖性型糖尿病,又称2型糖尿病,其特征是机体本身能分泌胰岛素,但细胞不能对其做出反应,从而使胰岛素的作用减弱。常见原因为胰岛素抵抗,伴有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一类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多发生于40岁以后开始发病,发病多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容易被患者忽略。
在联合国慢病峰会上,糖尿病是需要优先控制的主要慢性病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全国1.2亿糖尿病患者中,77%的人用药不够精确。
病的分类
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
因此,临床上85%~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发病原因被认为是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等是高危因素。
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
这类病人多体重正常或消瘦,有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血浆胰岛素或C肽水平较低,经常需要早期进行胰岛素治疗。该病临床罕见,约占2型糖尿病患者的10%,发病原因可能与先天性胰岛β细胞结构异常有关。
经典症状
大小便。
这是因为葡萄糖不能被完全转运到细胞内,最终通过肾丢失,并带走大量水分,即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频增加。
喝很多。
因为多尿导致患者体内大量水分流失,所以一般都会通过多喝水来补充。
多重饮食
因血糖未充分利用,能量不济而常有饥饿感,使进食量显著增加。
减肥法
因为胰岛素的缺乏,血糖不能充分发挥能量,糖原、脂肪、蛋白质不但不能储存、合成,反被无效消耗,逐渐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
基因检测和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一天吃三顿饭都离不开药物,许多患者在服用初期药量就比较小,而且血糖控制得也比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病人会出现血糖控制不稳定,波动较大,药量随之增加。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而且同一种药,不同的病人服用,血糖控制的效果也不一样,如果你去医院问原因,医生一定会说:“个体差异”。但事实上,所谓的个体差异实际上是基因在作怪。
糖尿病传统治疗方法是在治疗结束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药物使用方案,这种方法无形中增加了治疗风险。由于基因检测技术和精确医学的发展,糖尿病的治疗也变得精确、个性化,通过基因检测来评估患者糖尿病的风险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生活习惯建议,药物指导,锻炼方法,饮食调理,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所以,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治疗与同病异治是糖尿病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刚性要求。